2016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8.19期答案
  • 浏览:40 评论:0 人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图式是皮亚杰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的观点;力比多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原因源,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内部因素是由行为者本身的力量所决定的,如天资、能力、心境、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因素是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因此排除C、D项。(2)稳定性,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稳定的因素指那些能稳定地发挥作用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因素是那些容易变动的因素,如心境、运气等。(3)可控性,是指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他人的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韦纳又把人们的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综上所述,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能力。

    3.【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形象联想策略是一种遵循形象化、组织化和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

    4.【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兴趣是认识倾向的表现形式,是个性发展最现实、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

    5.【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如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6. 【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7.【答案】BCD。中公讲师解析: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分别是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8.【答案】√

    9.【答案】√

    10.参考答案: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更多备考资料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ln.zgjs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