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与张三丰祖师

- 真是新朋友LV.连长
- 2010/6/12 10:08:13
李连杰与张三丰祖师
?
李连杰给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看过他拍的《太极张三丰》、《笑傲江湖二》,尤其是电影《笑傲江湖》里面把令狐冲的形象塑造的很好,堪称经典。还有《太极张三丰》那部电影,情节和场景什么的,给我印象也算是不错的。当时也许是年少无知吧?
近来看到微博上李连杰大师要搞“太极禅”,还大肆宣传,实在令人不解。再回想起他以前拍摄的电影,才知道,原来这个和尚出身的演员,在下一步很大的棋。
----------------------------------------------
众所周知,张三丰祖师是明代有史料记载的高人,根据《明史.方技传》的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尽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
----------------------------------------------
根据《明史》的记载,张三丰乃是辽东懿州人,曾居武当山修道,并且在武当创草庐居之。后来又去了四川的鹤鸣山,如今鹤鸣山还有一棵三丰祖师手植柏树。《藏外道书》中有张三丰真人所传之丹诀,乃是南宗阴阳派之功法。明朝皇室赠号“通微显化真人”,此史料记载,证据确凿。如今武当山之太极功法,传自张三丰祖师,皆历代相传,去今不远,未曾听说少林寺有传太极拳者。古来南拳北腿,近来道教又有崂山腿、武当拳的说法,崂山以匡常修真人的崂山腿功夫高超,武当以郭高一真人的太极功夫为妙。家师孙善伟先生曾经求学于郭高一真人,未曾听过少林有太极拳的说法。
----------------------------------------------
而李连杰在其《太极张三丰》一部电影之中,却有意歪曲历史,说张三丰曾经在少林寺学过武功,后来又和另外一个人下山做了捕快之类的活计。张三丰本为张君宝真人之号,而李连杰在其电影中却丑化真人形象,说是每天疯三次,故名“张三疯”。当时不过是当笑话看过就罢了,如今看李连杰大肆推广其“太极禅”,乃知其当年曲解此段历史的险恶用心!其丑陋嘴脸,昭然若揭!
----------------------------------------------
太极之说,本自《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混沌状态也,内包含有阴阳,道经又说“太极涵三”,此本为华夏故有的观念,非印度佛教所有。太极拳以讲究中正平和,在技法上强调沾连粘随,拳打卧牛之地等等。其理论也以道家的阴阳观念为主,拳法的每个招式里面都寓有阴阳之理。一静一动,一用力一不用力,反者道之动,阴阳又随时可以转变,这些道理非佛教所有也!至于禅宗,贫道知道的不多,但是可以肯定太极禅之说,甚为荒诞无稽,好比胡椒煮茶叶一样,是个杂货。
----------------------------------------------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电影、小说这些大众传媒的作用。《西游记》、《封神榜》这些书深入人心,乃至于后人认为王母是玉皇的媳妇,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太上老君是给玉帝炼丹的小臣。这些于正统道教看来,固然不符合教义,但是百姓耳濡目染,遂以为真。《太极张三丰》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射雕英雄传》中污蔑我全真派掌教尹志平宗师,也是如此。还好当时有道教人士提出抗议,否则尹志平宗师的名誉,岂不毁于金庸鞑子之手么?太极拳也是如此,张三丰祖师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提出抗议的话,后世果然要认为太极拳是出于少林寺了!认为张三丰的得名是每天疯三次了!
此所以不可不辨也!
文/ 万景元